
导热油炉出口油温异常升高是常见故障,需系统排查以下关键环节:
1. 循环系统检查
- 泵与流速:首先确认循环泵是否正常运转,检查电流、压力是否达标。流速不足会导致油滞留炉管吸热过量,需清理过滤器或更换磨损叶轮。
- 管路通畅性:排查管路是否因结焦或杂质导致局部堵塞,重点检查Y型过滤器、阀门开度及膨胀槽连接管是否通畅,必要时拆解清洗。
2. 导热油状态分析
- 油品检测:取样检测粘度、闪点和酸值。粘度上升10%-15%或闪点下降20℃以上需换油,酸值超标表明氧化严重。
- 结焦检查:通过炉管壁温红外检测定位局部高温点,若温差超30℃,可能内壁结焦需化学清洗或机械清焦。
3. 燃烧系统调节
- 燃烧效率:检测烟气氧含量(应控制在3%-6%),氧量过低说明配风不足,过高则燃料浪费。调整燃烧器空燃比,清理火嘴积碳。
- 负荷匹配:核对实际供热负荷是否超出设计值,若用热设备需求骤减会导致热量堆积,需加装旁路回流或调整燃烧功率。
4. 仪表与控制验证
- 传感器校验:用便携式测温仪对比PLC显示值,偏差超过±5℃需校准或更换PT100传感器。
- 自控系统:检查PID参数是否漂移,模拟量输出模块是否正常,防止阀门误动作。
5. 系统设计复核
- 核查膨胀槽液位是否处于1/3-2/3区间,氮封压力是否正常(通常0.02-0.05MPa)。低位运行易导致油气化,高位可能引发喷油。
处理方案:临时可降低燃烧强度并强制循环,长期需建立油质季度检测制度,每2年进行管路内窥镜检查,安装压差报警装置实时监控过滤器状态。系统清洗后应进行热态调试,确保各支路流量均衡。
此故障多因综合因素引发,建议按"先循环后燃烧、先硬件后控制"顺序排查,可提高诊断效率,避免盲目拆解设备。